|
|
|
|
|
时间:2014/4/23 15:02:57 |
作者:majialing |
阅读 1762 次 |
|
马家岭,位于三县交界处的京山县罗店镇的偏僻村庄,一直以来地多人少,近年随着外出潮涌,成为正在消失中的乡村。然而,3年前,9个游子的回乡碰头,让这里迅速建起美丽的新农村社区。
昨日,全市新闻战线“走基层、在一线”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这里启动,数十名记者在这里解析“马岭模式”的内涵。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汪联舫出席活动。
2011年4月6日,马岭村早年打工在外的马秋生、马志强等9位实业界人士,如约从北京、成都、福州等地回到家乡,会商如何把回乡发展产业、建设社区、造福父老的愿景变为现实。只在节假日能汇聚齐的他们,同年“十一”期间再次相会,开始意向性认购股份。2012年春节,由村民户主参加的股东会议召开,京山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随即开始运转。从2012年4月18日住宅大楼和休养所动工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一个崭新的农村社区和产业形态规制初具:村民住进了统一规划建设的住宅大楼或独栋别墅,老人在休养院怡然自得,黑山羊养殖场和反季节蔬菜大棚,在春光里充满生机。它们和正在规划实施的高附加值营养米生产基地、稻鳖混养基地一起,共同构建了马岭新农村建设的生产生活场景。
据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立介绍,马岭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运作模式采取公司化管理、集体化经营,投资人出资入股、农户以耕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土地交公司集中经营,公司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并按月支付不低于当地企业员工平均工资的薪酬,对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村民实现免费集中供养。新社区、蔬菜大棚、休养所、种羊场等的建设,既有本村外出创业人士的市场资源和经营理念支撑,也有适合乡亲愿望和利益的具体安排,呈现和谐、绿色发展的良性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