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情景再现 >> 走基层 在一线 马岭新农村建设故事汇5
 

 

走基层 在一线 马岭新农村建设故事汇5

 

时间:2014/4/29 22:02:27 作者:admin 阅读 2396 次

 

村里有了“聚宝盆”
        4月8日一早,张泽元就骑着车来到京山马嘉领黑山羊养殖基地,换过工作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土地入了合作社,我当起了上班族,这辈子还没想到能过上这种生活。”这位京山县罗店镇马岭村2组农民说话时脸上充满了笑容。
 
         张泽元今年快60岁了,一辈子都在田里谋生活,一家大小都靠15亩地养活。“年纪大了本没有什么盼头了,可没想到还能迎来生活的‘第二春’。”2012年,由马岭村2组在外经商的9位成功人士回乡发动组织,以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两种形式成立了京山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
 
        张泽元用15亩地入了股。不再种田的他,被公司新建的黑山羊养殖基地招聘上岗,“月薪2000元,搞得好年底还有奖金呢!”张泽元说。
 
         和张泽元不一样,2组农民马天喜可是个“倔老头”,“在公司打工还不是种田,能赚什么钱?”20亩田虽然入了股,可马天喜始终认为在公司打工一定又累又不赚钱。
 
        当同组农民都到公司上班后,马天喜则选择当散工,搬搬水泥、卸卸砖什么的,“钱当天结算,一天下来也有个六七十元。”马天喜说,开始几天还干的不错,可是没几天身体就吃不消了。
 
        “毕竟60多岁的人了,哪能跟小伙子比。我老劝他干脆和我一样,去管理大棚,可这倔老头就是不听。”马天喜的老伴许先英说,之前为这事没少跟马天喜怄气。
 
         许先英从2013年9月开始管理两个冬暖棚,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工资1700元。“比种田轻松多了,定植、打药、摘叶、采果都有人指导,自己不操心,轻松多了!”许先英边摘叶边跟记者聊着。
 
          一会的功夫,半个棚的茄子就被她摘完了。“我这干了半年,收入稳定,活也不累,老头子看着有点心动了,时常来帮忙。”许先英指着在另一个棚子忙活的马天喜说。
 
        现在2组24名留守村民都在公司安排下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
 
        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同村农民找到了工作,不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员。
 
        “听说这边工资高,活不累,我就来了。”罗店镇马店村6组农民李兰秀说,1月中旬听说马岭村招工的消息,她就和同村的5个姐妹相约来打工。
 
        李兰秀说,干的还是农活,不是很累,平时有人指导技术,也不操心。
 
        罗店镇党委书记袁向阳介绍,马岭村2组土地入股实现集约化经营后,只需4外劳力就可承担全组传统水稻的种植任务,扭转了过去各家各户种植水稻单打独斗的局面,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更多的留守村民转移到了黑山羊养殖、有机蔬菜种植等工厂化高效种羊模式中来。
 
        采访中,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立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产业不仅解决了该组留守村民的变业问题,吸引了周边村庄的村民前来打工,甚至随着产业的壮大发展,出现了岗位多而劳力不足的现象。农民打工所挣的至少不低于罗店镇当地企业的平均工资标准,张立相信,以马岭为中心辐射开来的周边农民不用远赴江浙、广东等地,就在家门口守着“聚宝盆”的局面很快就会出现。
 
        令人欣喜的是,位于马岭新农村居民的南端的一处工业项目——马嘉领实木路踢脚线厂即将破土动工。实木踢脚线,这项由罗店镇马岭周边在外务工村民做得风生水起的知名劳务品牌,让更多的人外出追梦成变了财富梦想,今天它将回归落户到它的发祥地,成为马岭村周边农劳动力的又一“聚宝盆”。

马嘉领公司官网 │ 京山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06057号-1